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视频)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视频)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2人)

980元

该课程属于 精讲取证班(小)
请加入后再学习
三黄五帝 教师规范
[展开全文]

设计教学杜威首创,正真是有他的学生 克伯屈 传承的。首次使用设计教学法的是克伯屈。

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儿童为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张以老师为中心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展开全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  单选 简答题 20%

学生指导班级管理: 单选 简答 材料分析题 30%

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单选 材料分析 教学设计题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麓小主 · 2016-11-05 · 教育观 0

作文写作步骤

审题立意

选材组材  1.教育一线的典型事例、教育热点问题  

2.耳闻目睹的感人事迹(感动中国)

3.教育名家名言

谋篇布局 

具体写作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

审题立意

审清命题形式: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立意:文章的灵魂 指文章的主题

立意要求

正确--细读材料 揣测命题人意图

新颖--能吸引读者

 

谋篇布局

记叙文:

1.以主题为线索 朱自清的《春》

2.以人物为线索 鲁迅的《孔乙己》

3.以物为线索 莫泊桑的《项链》

4.以感情为线索

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讲好故事的能力,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

第二、线索清楚

第三、人称要一致

第四、时间、地点、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议论文

思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布局:开头提出总论点;

主题部分2-4分论点论证;

结尾总结论点。

切忌三段论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写作时注意:

立意

选材

情感表达

文字表达

组织结构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4 · 基本能力 3 1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神话名篇《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

先秦文学

历史散文:

《尚书》《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

《左传》左丘明 编年体

《国语》国别体

《战国策》国别体 战国时君臣们的言论

诸子散文

老子的《道德经》

庄子的《南华经》

 

《诗经》

 

“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史记》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东汉班固《汉书》

南朝范晔《后汉书》

西晋陈寿《三国志》

 

诗歌 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诗歌 (区分三人的代表作)

曹操《观沧海》

曹植《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

曹丕《蒿里行》

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 应. 刘桢

竹林七贤:阮籍 嵇康 山涛 刘伶 王戎 向秀 阮..

诸葛亮《出师表》

陶渊明与田园诗《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归田园记》

山水诗:谢灵运

范晔的《后汉书》东汉的断代史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魏晋时期产生的记叙神仙鬼怪《搜神记》(东晋干宝)是我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南北朝民歌 

南朝恋情 

北朝 服徭役《敕勒歌》《木兰诗》

 

隋唐五代文学

全唐诗》收录作者2300多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诗仙

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

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魔或诗王 白居易的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 柳宗元 

 (宋)欧阳修 苏轼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韩愈 《师说》

 

补充:

白居易

李商隐(小李杜)

宋代 柳永

辛弃疾 岳飞 豪放派

李清照 婉约派

 

元曲

马致远 曲状元

王实甫《西厢记》

关汉卿《窦娥冤》

汤显祖《牡丹亭》

 

明清小说

明代《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明代短篇小说,著名的有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

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 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彷徨》(包括《祝福》《伤逝》)

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

 

郭沫若  作家 诗人 戏剧家 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考古名人 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这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

历史剧本:《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

 

茅盾 原名沈雁冰 代表作:

长篇小说《子夜》;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

 

巴金 原名 李尧棠 代表作: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抨击封建社会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中篇小说《寒夜》

散文集《家》最成功作品,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文学奖”

 

老舍 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剧本《茶馆》《龙须沟》

“京味小说”的创始人

 

叶圣陶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长篇小说《倪焕之》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朱自清

冰心

郁达夫《沉沦》

徐志摩

闻一多

田汉 剧作家

张恨水

孙犁

赵树理

丁玲

周立波

孙犁

 

2012年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

莎士比亚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狄更斯《双城记》

 

法国

莫里哀 《冒失鬼》、《伪君子》、《吝啬鬼》

雨果《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小仲马《茶花女》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莫泊桑 短篇小说巨匠《一生》《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德国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浮士德》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齐名。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三杰”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马克·吐温

欧·亨利  美国

 

儿童文学

格林兄弟(德)《白雪公主》

安徒生(丹)《安徒生童话》

凯瑟琳·罗琳(英)《哈利·波特》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熟悉)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歌谣:春雨   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支: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古今称谓:

 

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声:宫商角徽羽

三教九流:三教儒佛道:九流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4 · 基本能力 2 1

第五模块  基本能力

 

一、信息处理能力

WORD文字处理软件

EXCEL 函数 筛选 排序

PPT幻灯片演示软件使用的考查

 

二、逻辑思维能力

三种类型:概念、命题、推理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规则

联言命题的否定等值于选言命题

并非既..又.. = 或者..或者...

 

对选言命题的否定=联言命题 

例“并非要么吃葡萄要么吃提子

等值于:吃葡萄也吃提子 或者 不吃葡萄也不吃提子。

 

拓展:类比推理

 

三、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专项

 

通晓文体 动笔有范

确立中心 精选材料

有效建构 合理布局

精确表达 语言生动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4 · 基本能力 1 1

模块四 文化素养 (多做题)

 

理清思路和线索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古代 近代 现代)

两个角度看:中国 外国分开

            中国 外国联系

先秦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

北京人:距今50万年,他们已经会制作和使用打制的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2.氏族社会

3.黄帝、炎帝的传说

作业:检索三皇五帝是指:

4.尧舜禹的传说

禹的儿子夏启开始了家天下的统治,夏朝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奴隶社会

1.夏朝

夏历成为我国最早的历法。

夏朝最早开始出现了学校的教育形态。

2.商朝 出现甲骨文

3.周朝 各种礼乐制度用以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东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五霸: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2.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秦国商鞅变法 

3.百家争鸣

 

拓展:孔子的教育言论

 

 封建社会:秦、魏晋南北朝

秦:

蒙恬 北伐 忠良世家 西北大开发的第一任 改良毛笔 主修长城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争霸(考成语典故 与哪个人物有关)

焚书坑儒

(刘邦灭秦建汉朝):

东汉末年分三国 汉献帝被挟持

两汉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 始于汉代

三国两晋北朝

200年,官渡之战 曹操战胜袁绍

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破曹

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统一:265年司马炎宫廷政变 

 

隋唐、两宋

隋唐:废九品中正制,设三省六部、创立科举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申遗成功)

 

贞观之治:唐太宗

宗教方面: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 唐开始衰败

875年王仙芝 黄巢起义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 

 

两宋

后周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五代开始 京都南移

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

 

元朝

我国疆域最辽阔的时代

 

明期

郑和下西洋

李自成农民起义

日本觊觎中国大陆 

 

清朝

康雍乾盛世

大兴文字狱

 

中国近代史

1840年到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

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1900年 辛亥革命  民族 民权 民生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一战战胜国 巴黎和会上

中国民主主义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开始1937.7.7-1945.9.2

南京大屠杀

抗美援朝

1953年 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9月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特区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常任理事国

 

2001年 加入世贸组织

 

 

国外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

 

“文艺复兴”时期

文学三位杰出的代表: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绘画艺术“三杰”:达芬奇 。。

近代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开始摆脱神学控制

日本“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

马恩思想诞生

巴黎公社 法国成为第一个既是资产阶级 也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11日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德军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引发全面开战

开罗宣言 把日本占的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1945年 二战结束

诺曼底登陆 美登陆

 

联合国成立 1945年4月25日 在旧金山隆重开幕 《​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公约 

考过会徽图片

 

中外科技

古代四大发明

西汉造纸术

北宋印刷术

战国指南针

唐朝火药

 

古代天文历法

《春秋》 哈雷彗星

战国《甘石星经》

东汉张衡

元朝《授》

古代数学成就

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和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

勾股定理 商代由商高发现

南北朝祖冲之 圆周率测算

 

古代医学卫生成就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

扁鹊 望闻问切“脉学之宗”

东汉末年 张仲景 “医圣” 《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 华佗 麻醉药 “麻沸散”世界最早,“五禽戏”世界上最早的保健操。

唐朝 孙思邈《千金方》

唐高宗《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制和颁布的药典。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医学巨著。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建筑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制造的赵州桥在世界现存

卑微郦道元的《水经注》。

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农业、手工业、科技史论著

贾思勰(xie) 《齐民要术》。

沈括的《梦溪笔谈》。

明末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并翻译了《几何原本》。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冯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飞机设计师

 

两弹一星

原子弹

氢弹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5号飞船载着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升空 “神舟”载人飞太空。

 

(20世纪的,不是21世纪的)1965年 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83年10月 中国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子输入法,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3年 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1型”诞生

2010年 嫦娥二号

2011年 歼-20成功完成首飞落地

2012年 蛟龙号第五次下潜试验

南极科考

青藏铁路的通车

 

世界科技史(记 科学家名及发明)

文艺复兴时期

波兰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确立日心说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伽利略 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

开普勒 发现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轨迹是椭圆形的,进一步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17世纪近代数学建立 牛顿力学体系创立

 

第一次科技革命:

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

英国哈格里沃斯发明珍妮纺织机。

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并用做纺纱机的动力 从手工业时代直接跨入蒸汽时代。

英国法拉第、美国亨利各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奠定了生物进化论。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有关

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爱迪生 “发明大王”

莫尔(美)有线电报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俄国门捷列夫 化学元素周期律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   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

1928年 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掀起心理学的革命

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能源的使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展开。

1942年 美国建成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1945年 美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1957年 苏联用火箭把人造卫星送上天;

1961年 苏联成功进行了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

1969年 美国把人送上月球。

70年代 克隆羊

 

国外补充内容

阿基米德(几何学 杠杆定律)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开普勒(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运动定律)

伽利略

牛顿

哈维(血液循环理论)

维萨里(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人体构造》)

胡克(胡克定律)

惠更斯

笛卡尔(解析几何之父)

帕斯卡(帕斯卡定律 压强)

富兰克林

罗蒙诺索夫

拉瓦锡

瓦特

福特

欧姆 (电磁理论 欧姆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学说)

焦耳

安培

开尔文(热力学)

琴纳(天花疫苗接种先驱)

富尔顿

史蒂芬孙

道尔顿(近代化学之父)

达尔文

孟德尔(遗传学奠基人)

巴斯德(巴氏消毒法)

瑞典 诺贝尔

门捷列夫

法布尔(科学诗人《昆虫记》)

伦琴(X射线)

奥托

本茨

贝尔

马可尼

巴普洛夫

汤姆逊(发现电子)

普朗克(量子力学)

摩尔根

弗莱明(青霉素 抗生素)

居里夫人

莱特兄弟

爱因斯坦

魏格纳

哈勃

沃森(DNA)

霍金(黑洞)

 

中国补充内容

李四光 科学家 地质学家 创立地质力学

华罗庚 世界著名数学家 创立了华氏定律

钱学森 著名航天学家 被誉为中国两弹之父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1973年

王选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中国文学知识

先秦文学

《尚书》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断代史)

《左传》编年体史书 左丘明

《国语》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谋臣言论

 

老子的《道德经》 辩证思维

孔子的《论语》

孟子的《孟子》 长于辩论

道家 庄子的《庄子》,又名《南华经》 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 汪洋恣肆的语言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荀子的《荀子》:《劝学篇》《天论》

法家 韩非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吕氏春秋》诸子哲理散文 杂家代表作

《墨子》

北宋 朱熹是理学的重要代表

 

《诗经》诗三百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 雅》《颂》 三部分

 

儒家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两汉文学

汉赋 散文和诗歌 

赋是汉代最

贾谊 《吊屈原赋》

刘安 封淮南王《淮南子》

 

散文:《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 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汉书》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4 · 文化素养 0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品质(考点)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是基础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重要内容是爱,对教育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

3.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决心和坚持的力度。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要能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石是责任感

重要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神圣的职业)

2.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自我监督)

3.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丰富性(教师道德的核心是爱)

4.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和广泛性(终身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极其重要)

规范》2008年进行了修订 共有6条

修订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3.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4.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5.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规范的基本内容(记住)

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题答题规律总结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某教师的教育行为

正面: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终身学习、教书育人.....

反面:没有体现爱岗敬业、没有充分做到热爱学生、言论不够为人师表 ......

 

《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时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 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教师的职业行为

教师要处理的几大关系(师生、家长、同事、领导)

 

 

[展开全文]

模块二 重要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重要)

教育基本法、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制建设的里程碑、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内容丰富,对教育事业各方面进行了总体规范,具有全面性、导向性、原则性等。共10章84条,包括总则、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与社会、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法律责任、附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重要)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条例)》(一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道题)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了解)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四条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 教育目的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者和接班人

第六条 教育的基本内容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育公共性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教育平等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特教学校)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教师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重点)

分级管理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第二十三条 国家政府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一样的权利。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障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地区学校。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与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三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  行政处分

第七十六条 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补充内容

第五十四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第五十八条 发展校办产业(独立列支)

第五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

第五十九条  实行教育集资和捐资

第六十一条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教育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新《义务教育法》共分八章 六十三条 

不收学费、杂费

第四条(适用对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第十九条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二条 均衡发展

不得将学校氛围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第二十四条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第二十七条 学校给与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九条 教师行为

第三十一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展开全文]

《义务教育法》

第五十七条(行政法律责任)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与处分:

1.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2.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3.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4.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处罚:

1.胁迫或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2.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3.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教师法》:

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共九章43条。

 

第七条 教师的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核心或基础)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 教师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九条 (保障机制)

第十八条 (教师培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常考)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第三十八条:拖欠工资或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教师的行政申诉权 三十日内有效,也可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共7章72条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第二条 未成年人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童工是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政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高频选择题)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注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4项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教育权利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八条 学校责任

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五条  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第四十条 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1道题 谁负责)

第八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程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共计12种情况)

第十条--第十三条

要点:第八 九 十二条 主要判定啥时候谁负责的问题。

 

主要判定什么时候谁负责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

主要考察:战略主题、战略目标、一些重要的指标和概念

工作方针(重要)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

 

战略目标(重要):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双基)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战略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

注重知行统一

注重因材施教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一些指标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高等教育达到40%

到2020年,普及学前1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2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3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减负 阳光运动)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小学为主,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

教师培训为五周年一周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

减负措施: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检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四大原则:儿童最大利益 尊重儿童尊严 无歧视 尊重儿童观点

 

四大权利:生存 保护 发展 参与权

第九条 缔约国应确保儿童享有幸福及必须的保护和照料,不违背儿童父母的意愿使儿童和父母分离。

第十六条 隐私 家庭 名誉和荣誉等不受侵犯

第二十八条 儿童受教育权 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等

第三十五条 防止拐卖、贩童、卖童

 

学生获得经济资助权

申诉起诉权

获得学业证书权

 

 

 

 

 

[展开全文]

第三章 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教师职业概述(教师相关概念、角色(多样化)、职业特点、教师劳动特点(效果的长期性 潜伏性)、职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内容、阶段(三阶段论))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教师的概念

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4.记住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言说“学高为师”。

管理者 学校教育是一个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示范者 “师者,人之模范”,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激励和教育学生。

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

父母与朋友 

研究者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

补充:

课程开发者 以学生为本

心理医生 

 

5.记住  教师劳动特点

(1)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很复杂;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又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及正确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2)示范性: 影响和感化学生。

(3)创造性: 灵活运用教学原则,创造性的设计教育方法,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职业素养:

道德素养

知识素养

能力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

(一)具备职业道德

(二)拓展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三)提升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研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四)建构专业人格

善于理解学生 和蔼可亲 真诚质朴 公平正直 富有耐心 善解人意 兴趣广泛 开朗乐观 意志力强 诙谐幽默 宽容大度

(五)形成专业思想

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六)发展专业自我

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和教学风格的总和。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与方法

1.终身学习--前提保证

2.行动研究--基本途径

3.教学反思--必经之路(内省反思法;交流反思法)

4.同伴互助--有效方法(磨课;沙龙;展示)

5.专业引领--重要条件

6.课题研究--有效载体(促进理论水平提升;专业能力提高;专业自我的形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考点)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强调尊重、赞赏;要引导、帮助)特别是针对有严重缺点和缺陷、被孤立和拒绝;学业成绩不良;智力发育迟缓;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有过错的学生;学会赞赏;不冷落、大声训斥;不羞辱嘲笑;不体罚不辱。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2 · 教师观 0

模块一 职业理念

教育观(素质教育)

学生观(以人为本)

教师观(专业发展)

 

一、教育观

核心考点

(一)素质教育概述

1.素质教育的内涵

2.素质教育的特点

3.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要记忆)

(二)素质教育在小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了解)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系统的思想,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2006年素质教育被写进了义务教育法。

 

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方向,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4句话)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民性)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差异性)(因材施教)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是区别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区别之所在,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

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2.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和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第一,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

第二 教师要充分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无限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再他天赋方面长远的发展

4.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对一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德智体美等全面的发展;每个学校都得到发展。

5.素质教育的未来性

6.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具体体现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7.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资源 空间 途径等各方面的 开放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记住)

(一)面向全体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材料分析题 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教师的行为:该老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并找出从哪些方面做到了,符合哪些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般满足3点))

 

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是和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持续)

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

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三)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

2.举办家长学校

3.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

 

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面试时可综合运用)(也在小学知识教育能力中考选择)

1.讲解

2.讨论

3.观察

4.参观

5.示范

6.实验

7.练习法以及多媒体的运用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应试教育 重智育 轻素质 其主要特征是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2 · 教育观 0

            第二章 学生观

著名教育家的观点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亚里士多德: 和谐教育 全面发展。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班级授课、教育之父。

卢梭《爱弥儿》主张回归自然。(个人本位论)

裴斯泰洛奇: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潜能。

 

记住: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考点)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记住: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考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发展中容易犯错 老师应包容;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鼓励孩子进步;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不是乱发展的)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

(学生都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性)

 

记住: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实际中的运用

如何做到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运用到教学中(三点)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2.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体谅和宽容;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

3.因材施教(学生是独特的人)

 

育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育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

 

记住: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考点)(单选)

1.顺序性

(头部先发展;先发展粗大动作。要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生)

2.阶段性

(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同,不搞“一刀切”)

3.差异性

4.互补性

(优缺点都有,要取长补短 发挥长处,长善救失)

5.不均衡性

(不是一直发展的,有发展高峰期关键期的,一定要相时而教)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1-02 · 学生观 0

综合素质有五大模块:
                                      1:职业理念(三观)
                                       (1)教育观
                                       (2)教师观
                                       (3)学生观
                                     2:

[展开全文]
优生35706 · 2016-10-30 · 综合素质 0

职业理念

职业道德

基本能力###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全文]

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模块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老师如何看教育

2.学生观 老师该如何看待学生

3.教师观 老师怎么看待教师这个职业呢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从教)

2.教师权利和义务

3.学生权利保护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2.教师职业行为

 

(四)文化素养

1.历史: 古今中外的历史的著名事件或历史人物

2.文学: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

3.科技: 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及其代表人物

4.传统文化: (如:中国古都名称的古今叫法 琴棋书画 饮食 少数民族服饰风情习俗 二十四节气 天干地支)

5.艺术: 书法家 画家 音乐人物 戏曲 电影

 

(五)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办公软件的应用(选择题)

2.逻辑思维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大咖短小的文章

4.写作能力:围绕教育展开的写作

 

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需要做到:

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以人为本,懂得教育维权且承诺绝不侵权;为人师表且道德高尚,并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写的了文章,做的了研究。

 

复习的注意事项

1.梳理知识点

首先 全面把握知识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整理笔记,按照课本以模块为单位整理成框架图的形式,以便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其次 就是整理知识点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并熟练记忆。

最后,还可以自己整理一套答题的模式或套路。

2.研究真题,选好复习资料。

2011年后的所有真题必须做完。中学的真题也做。

3有的放矢的练习

抓弱项

4.把握遗忘规律,加强记忆效率

复习不间断,反复学记5遍以上。

5.端正心态,积极备考

保持乐观的心态尤为重要。

[展开全文]
齐彩霞 · 2016-10-24 · 综合素质 1

 材料分析题答题思路

1.看问题

2.联系相关知识点

3.阅读材料,匹配知识点

4.呈现答案:一是知识点回答要全面,二是对于自己最有把握的要写在最前面,三要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一、新课改的作业要求

作业要有差异性、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实践性、作业要有探究性、作业要有自主性

 

 

二、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3. 探究学习

三、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评价

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娱乐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阩,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开展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科学性原则
  3. 全面性原则
  4. 指导性原则
四、课堂突发事件的应急策略及要求、预防措施
首先,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再次,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六、班级管理措施
1.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改正,防止扩散;
2.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3.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4.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

七、 课堂提问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以启发引导的方式(注意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及时评价)

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下:

  1. 课堂提问的求证性
  2. 课堂提问的启发性
  3. 课堂提问的警戒性
  4. 课堂提问的检查性
  5. 课堂提问的激励性
  6. 课堂提问的调节性
八、小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特点
 
 
 
 
九、​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
第二、专业知识 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第三、专业能力
 
十、教师在教学的作用
1.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3.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做“铺路石”。
 
十一、新课改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教师应认识到:
1.课堂上的生成是必然的,不单单是备课不足造成的;
2.课堂生成也是教学资源,应该在课堂预设时估计到,并巧妙的运用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要对课堂“生成”本身有恰当的评价,以此来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十二、教学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启发性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巩固性原则
(六)因材施教原则
(七)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十三、新课改的评价理论
1.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2.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3.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
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
5.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6.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有机结合。
 
十四、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十五、新课改教学过程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展开全文]

教学反思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及时性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教学反思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二)自我提问法

(三)教学诊断法

(四)比较法

(五)阅读新知法

[展开全文]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体会、内化

 

[展开全文]